找到相关内容862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华严宗大义

    互相融即,此六不出二门,总、同相、成相,是圆融门,别、异相、坏,是行布门,圆融行布,入,融通无碍。  此宗以法界观,为一宗观门之枢要。此观略有三重。一是真空绝相观,观诸法本性即,非断灭之,亦非离色之,即有明,其亦无,故名真空,依理法界,而立此观。二是理事无碍观,前唯观真空,此则观诸法事,与真如理,炳然相融,圆融无碍,故名理事无碍观,依理事无碍法界,而立此观。三是周遍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347680.html
  • 佛教对生命之认识

    性,这在佛教来说是基本。不能肯定此点,则佛教很多思想就不好了解。如宗、有宗、唯识学都要建立在三世因果上,才能作进一步深讨。生命的存在,我们简单的说,以时间及业力的存在来肯定它。   时间是三世性...。一是龙树菩萨、提婆、佛护论师等的中观缘起无我论。   中观论又称性唯名论,没有唯识学名那么多,只要把握二谛论--世俗谛和胜义谛(即第一义谛),就容易了解。世俗谛是世俗方便假施设,胜义谛是对世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0651136.html
  • 大乘佛教主要论点研究

    所有。如般若波罗蜜中说,佛告须菩提,菩萨坐道场时。观十二因缘,如虚空不可尽,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著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不知佛意但著文字,闻大乘法中说毕竟,不知何因缘所以,即生疑见。若都毕竟,云何分别有罪福报应等。如是则无世谛第一义谛,取是而起贪著,于毕竟空中生种种过。又说:“诸法不自生 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 是所以知无生”不...

    王文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951754.html
  • 清净慈门宗义

    称六度万行。金刚经云:“菩萨不住布施。”若住相布施福德则有限,不住布施即是清净行,以清净心,行忍辱行,即能住于法忍,破一切执著、一切。金刚经提到佛告须 菩提云:若我有人、我、众生相、寿者相...完全投入生活中。生活所展现的一切现象,即是诸佛有应秘密庄严曼荼罗。清净慈门之宗义,在于引导众生顿悟本有清净之面目,以慈悲为万行之根本。以本有清净之心,洞彻一切恰如明镜能显万物。由此了知,一切法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2359853.html
  • 大智度论答记

      一四一  若不著一切诸法,心不起诤,但除结使,是名为“实智”。若取诸法起诤,不灭诸结使,依止是智慧,是为“非实智”。  一四二  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业,故无失。  一四三  若无罪福,是为邪见,与禽兽无异。  一四四  若无相中取,非是无相,是无相名为不可得空:是中无相亦不可得,亦不可得,是故名「不可得空”。  一四五  佛有二种道:一者福德道,有人闻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

    柳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34164184.html
  • 从四料简谈无生话

    “知”,不是著「”,便是著了“有”。  我们对于这则公案,应该如何去悟、去理解?庞蕴所说的第一首偈:【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圆,共说无生】。这一句说明了,当彻悟无生的道理,即知道一切法不生也...婚嫁的事扯到无生的问题上去。岂不是自找麻烦、无事生非吗!  然而宋妙喜禅师却认为他们俩都著了【、有】两边的,认为他们二人分疆划界心中有了执著。若以为心中不著佛相即有证悟;这个不著佛相,还是有所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32065172.html
  • 再谈《心经》

    大不一样。其中几点,说来随缘共讨。  首先是五蕴与的关系。开篇讲:“色不异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后面却是:“是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世间法,后面是说出世间法;前面是在因地,后面是在果地;前面是对众生,后面是是对宇宙;前者是俗谛,后者是真谛;前者是破分别心、破我,后者是破法相、破菩萨、破一切。契合了《金刚经》:“凡所有,皆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4965823.html
  • 固安王龙金代陀罗尼经幢

    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子是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柱上置盘状石雕一层,为八角形石帷幕,高24厘米,每面近底亦錾刻裥褶纹,角部浮雕狮首,联...

    张晓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93470974.html
  • 《金刚经》的观思想

    万物的执著,性的思想不仅是《金刚经》的突出思想,也是禅宗思想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金刚经?第五品入理实见分》“凡所有,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即见如来。”不能“以身相得见如来。”,那么也不是...,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就是指现象界中的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是虚妄,空幻不实的,都不是真相,真实的相状是、非。《金刚经》最后一品中的四句偈便是其观思想的总结和精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喻和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4679864.html
  • 业报苦受皆系前缘——面对不平和冤屈的观照

    是一种业报,而且从本体上说,是幻境一切诸法皆,也本无所谓善恶垢净增减,就算从暂有的幻相来说,掌握规则、任运自在的也只有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觉者方能做到。所以,如果我们今天被人所冤无非是在承受过去的...于自身及有可能强于自身者的一种痛苦难忍的不适与不安之感,于是就不停的造作,再生生世世不停的受果、辗转还。换个角度,如果我们身居官位,明知陷人冤枉时应该怎么做?我们都知道清朝康熙帝除鳌拜的故事,当苏克撒哈...

    传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54981844.html